福州三寶:漆器、角梳、油紙傘
<脫胎漆器>中國漆器二千多年前就已問世,脫胎漆器則於清代乾隆晚年、嘉慶初年誕生,至今二百餘年。脫胎漆器,指的是不依賴內胎、僅靠漆層和填充織物成型的,最常用的填充織物是苧麻的麻布。狹義的脫胎漆器指福建省福州市特產的,以絲綢替代麻布、進一步減輕重量的漆器。
夾紵(使用苧麻的麻布當作內胎的漆器)始於戰國時代的楚國,於漢朝逐漸成熟,早年主要用於佛像製作,洛陽白馬寺及日本東大寺法華堂、興福寺、唐招提寺的佛像便是利用此種技法。脫胎漆器的做法是先利用土、灰泥製成內胎,在其上藉由漆的可塑性及麻布的張力,將麻布跟漆層交互重疊,待乾固後,將內胎除去,最後只剩下漆和布的結合體。
脫胎漆器居「福州三寶」之首,福州人沈紹安(1767-1835年)是脫胎漆器的鼻祖。三坊七巷的楊橋巷、南後街一帶曾是脫胎漆器業中心。 脫胎漆器耐熱、耐酸、耐鹼,絕緣,堅韌、歷久、易於造型。可以當作花瓶、茶具、托盤、掛聯、文具或是人物、佛像等等。
福建醫科大學安排我們的參觀行程中,有一項是請漆器大師來介紹福州的傳統文化,大師拿了許多漆器來,感覺非常堅固,實際上拿起來又很輕巧。以前想到漆器,都只有想到日本的漆器,沒想到福州的漆器既美麗又耐用,實在應該好好推廣。
<角梳>
角梳也是福州三寶之一,最早是從福州北邊郊外一座南宋古墓隨葬品中發現六隻黑水牛角製作的角梳,可見福州角梳已經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與我們同行的日本人,選的伴手禮只有角梳,可見其特殊性。不過我就覺得角梳沒有那麼特別,因為台灣的路邊攤、黃昏市場隨處可見啊!除了梳子之外,我在三坊七巷販賣角梳的商店看到還有刮痧板等產品,價格也不算太貴。而且也不只有黑色,還有淺黃、米色等等不同的色澤。除了購買製作好的產品之外,也可以現場製作或是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姓名。十分多樣。
<紙傘>
福州紙傘雖說是福州三寶之一,對台灣人來說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閩南地區的傳統技藝似乎大同小異。福州紙傘的歷史,可追溯到五代時期,在清代日漸繁榮、20世紀上半葉達到鼎盛。紙傘雖有一「紙」字,但因為一把紙傘從選竹到上油,經過八十多道工序,因此晴雨皆宜。傘面畫花鳥、山水、人物等,風格各異,五彩繽紛,被冠以「國傘」美譽。
1982年8月22日,英國女王到訪香港,公開露面時,撐一把玲瓏雅致的中國花紙傘,媒體稱「別是一番風度,十分引人注目」。這把花紙傘正是福州紙傘。
其實跟美濃油紙傘差不多,福州的紙傘花樣更具中國之美,我經過紙傘店的時候,也沒有聞到小時候印象中傳統油紙傘店的油耗味,不知道是不是上油的材料有所長進?三坊七巷的大街上都可以買得到。
福州美食:
福州小吃是福州菜的重要組成,其中的太極芋泥、扁肉燕、福州魚丸等,頗負盛名。
這次品嚐福州菜的地方是在三坊七巷附近的「安泰樓酒家」。
福建省福州市安泰樓酒家,創辦於清光緒年間,距今已有百年歷史,因擇地於唐代安泰古橋之畔,今吉庇路39號,故名安泰樓。
現在的安泰樓,地處鬧市,面積達3000平方米,有著寬敞的大廳及包廂。樓梯間有氣派的大吊燈和古色古香的裝潢。
在這裡可以嚐到所有的福州小吃,曾多次赴上海、濟南、香港及台北參名美食展及展覽的安泰樓,美味自然不在話下。除了包廂桌菜之外,一樓還提供外賣,離地鐵站不遠,是很方便的用餐地點。
牆上掛著的是福州小吃的八大金剛:鍋邊、煎餅、肉燕、米粿、魚丸、芋泥、牡蠣餅、肉丸。還有傳統的八大閩菜:佛跳牆、炒螺、煎魚、荔枝肉、松鼠黃魚(我後來認識這道菜是在理科太太的影片)等等。
福州小吃是發源於中國福建福州一帶的閩菜分支菜系,為閩菜一大主流,其特點為味道偏甜、酸、淡,尤其重視湯的烹製,有「一湯十變」之說。福州菜常用的典型調味料有蝦油、紅糟等,常常以蝦油取代食鹽和醬油等作為鹹味調料進行烹飪。也因為福州菜注重清淡、鮮香,因此極少使用像辣椒一類的辛辣調味料。
<福州魚丸>
這大概是台灣人最熟悉的福州菜了,在福州有「無魚丸,不成宴」之說。魚丸是來到福州必嚐的小菜。
傳說秦始皇很愛吃魚,而且指定要吃整條魚。有一天廚師做菜的時候不小心切下一大塊魚肉,害怕不完整的魚端上桌,秦始皇一怒之下肯定小命不保,靈機一動,廚師乾脆把魚肉全片出來剁成泥、擠成丸狀,一粒一粒下鍋煮。 秦始皇見到白嫩的魚丸漂浮在湯中,覺得很新鮮又好吃,聰明的廚師不僅保住了小命,還意外受到獎賞。
現今的福州魚丸,外皮一般是使用鰻魚、馬鮫魚等魚肉搗成泥糊狀,調拌樹薯粉,內餡則是肉與蝦仁的混合。具有色澤潔白、質有彈性、內餡香鬆、口味清爽等特點。據說福州魚丸是一海上漁婦發明的,被一個出外經商的商人學起來以後,返回福州如法炮製,開了家「七星小吃店」獨家販售魚丸湯。後來有一位進京赴考的舉人進店就餐,吃了魚丸以後嘖嘖稱奇,做了一首詩:「點點星斗布夜空,玉露甘香遊客迷;南疆雖有千秋飲,難得七星沁詩脾。」,店主將詩裱於店堂上,從此門庭若市。從此以後福州魚丸也有「七星魚丸」之稱。
<肉燕>
有點像是皮很薄的餛飩。特色是在他的皮,燕皮是用豬後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細條、搗成肉泥,加入用細篩篩過的樹薯粉和適量清水,反覆攪拌,不斷壓勻,然後放在條板上,軋輾成薄片。
內餡是瘦豬肉和蝦米、荸薺、紫菜,加入少許醬油、蔥白調味。其實燕皮沒有什麼肉味,或許是跟台灣菜十分相近,吃起來不覺得特別。
這邊要注意的是因為燕皮內含豬肉,所有含有豬肉的料理都不能帶回國內,因此雖然燕皮長得很像水餃皮,是不可以帶回台灣的!
<鍋邊> <牡蠣餅>
這菜一上來我才恍然大悟,台灣的「鼎邊銼」原來是福州菜!鍋邊的主原料為米漿,鍋湯燒開後,將米漿淋置鍋邊,稍干後用小鏟刮入鍋中,與雞鴨肝雜、蝦干、墨魚乾、香菇、黃花菜等配料煮成。
旁邊的那盤像甜甜圈的炸物,叫做「蠣餅」,福州民間稱「嗲餅」,其實就是台灣的「蚵嗲」。是福州市民常用的早點之一,不過我在台灣沒看過有人拿這個當早餐。
蠣餅是由米漿跟內餡製成,將大米、黃豆,分別用水浸3-4小時,摻水磨成濃漿,是為米漿;豬肉剁成肉餡,蔥切珠狀,用醬油調成餡料加入牡蠣肉,是為內餡。炸至餅面呈金黃色時撈出,可以搭配鍋邊一起食用。雖然是炸物,不過搭配了鍋邊,整體來說沒有想像中油膩,跟台灣小吃很像,口味完全可以適應。
旁邊吃到一半的那一盤是煎餅,也是福州小吃之一。
<荔枝肉>
荔枝肉是福建省福州、莆田等地特色傳統名菜,屬於閩菜。已有二三百年歷史。因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薺和切成十字花刀的豬肉,佐以番茄醬、香醋、白糖、醬油等調料即成。烹調後因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
一開始看到荔枝肉覺得十分新奇,躍躍欲試的同時,身旁福州的朋友告誡我「很甜」,不過我覺得還好,有點像糖醋排骨,但是老實說沒有糖醋排骨好吃。
<芋泥>
以檳榔芋煮熟搗爛加紅棗、櫻桃、瓜子仁、冬瓜糖、白糖、桂花和熟豬油等輔料製成,是福州最為著名的傳統美食之一,雖說是甜品,也可以加點鹽成為甜中帶鹹的口味。
傳說1839年,林則徐在廣東禁煙,讓英國人頗為不滿,有一天英國領事出面設宴請林則徐等官員,宴會的最後為了存心讓清朝官員出醜,藉以殺一殺林則徐的銳氣,上了冰淇淋。某官員沒吃過,看它冒著白煙以為是熱的,吃了一大口,結果牙齒凍得發痛,想叫不敢叫,想吐不敢吐,十分尷尬。
林則徐不是好惹的,他改天宴請英國領事,宴會上一道太極芋泥。此菜形色古樸大方,芋泥細膩潤滑,香甜可口,由於上面覆蓋了一層豬油,看似是一道冷盤,其實吃起來燙口。英國人見太極芋泥不冒氣,以為是冷菜,便開口大吃,結果被燙得哇哇叫。
上面灑有白芝麻的芋泥,一人一勺,吃起來甜而不膩,要小心不要吃太多,其中的糖分跟油脂是相當可觀的!
整體來說,福州菜跟台灣菜非常相近,應該說台灣的食物融合中國大江南北,又以閩南口味與台灣最為接近,台灣人吃福州菜完全不會有不合口味的問題。
參考資料: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