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県下關市】馬關條約簽訂處,春帆樓下晚濤哀

日清講和紀念館
地址:下関市阿弥陀寺町4-3
交通方式:從唐戶市場慢慢走過去約10~15分鐘,或是從JR下関駅搭巴士約10分鐘到「赤間神宮前」下車、徒歩2分
入場費用:免費,是一個無人看守的小紀念館,直接走進去即可。
休館日:全年無休
營業時間:9:00~17:00

春帆楼(しゅんぱんろう)
官網:http://www.shunpanro.com
是一間高級料亭旅館,馬關條約簽訂處。

心得:春帆樓距離唐戶市場走路大概10~15分鐘,路線非常簡單,看著google導航就可以了!如果好奇,來到唐戶市場千萬別錯過這裡,雖然沒有什麼珍貴的歷史文物,但是從春帆樓的斜坡上往下看著關門海峽,再加上影響台灣歷史甚鉅的馬關條約,同行的大家都覺得是個很不錯的景點。
市區的下關港周邊,古稱赤間關(あかまがせき),亦寫作訓讀相同的赤馬關(あかまがせき),音讀為せきばかん,簡稱馬關(ばかん)並成為其別名。1902年改名為下關市。

我們來到春帆樓的時候,天氣陰陰的,海風蕭瑟,這間位在關門海峽旁山坡上的建築物,遊客不多,顯得有些悲涼。馬關條約在日本歷史中大概是微不足道的一段吧?


小小的紀念館,十分不起眼,既沒人看守、也沒有遊客。維基百科上面介紹下關市的頁面,在「唐戶地區」這一塊的觀光景點,完全沒有介紹到春帆樓跟日清講和紀念館,大概只有台灣人會對這個景點感興趣?

《馬關條約》為大清帝國與大日本帝國於1895年4月17日(清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日本明治二十八年)在日本山口縣赤間關市(今山口縣下關市)簽署的條約,原名《馬關新約》,又稱《清日講和條約》,日本方面稱為《下關條約》或《日清講和條約》。大清帝國政府代表為欽差頭等全權大臣李鴻章和欽差全權大臣李經方,大日本帝國政府代表為首相伊藤博文和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該條約的簽署,標誌著甲午戰爭的結束,根據該條約之第二條:臺灣全島與附屬島嶼,以及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那一刻,開啟了臺灣成為日本帝國殖民地的五十年歷史。

簽訂地春帆樓原為醫院,之後改為旅館兼餐館,現在的名稱是伊藤博文題名的,原建物在1945年因戰爭空襲而燒毀,之後經過重建,即今所見之主建物,一旁則建有「日清議和紀念館」。這間餐館以善於料理河豚聞名,在1888年成為現代日本第一間合法提供河豚料理的餐館。現在則是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店的高級料亭。


四層高的春帆樓,我們沒有進去參觀。據說裡面有一層掛著梁啟超墨跡的複製品。1911年春天梁啟超應林獻堂之邀請,離開橫濱赴臺考察,希望向台灣遺老募集辦報資金,以擴大君主立憲宣傳。游台期間,梁啟超共寫詩89首、詞12首。離開日本的第二天舟泊馬關,作了這首:

明知此是傷心地
亦到維舟首重回
十七年中多少事
春帆樓下晚濤哀


梁啟超遊台,是抱著多麽惆悵的心情,離臺歸舟上,晚眺寶島,含淚賦「浣溪沙」:
老地荒天閟古哀,海門落日浪崔嵬。憑舷切莫首重回。 
費淚山河和夢遠,彫年風雨挾愁來,不成拋卻又徘徊。
他在詞末云:三年不填詞,遊臺棖觸舊恨,輒復曼吟

說到梁啟超,就要回想起國中學過的「公車上書」。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輸給日本。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春,參加完乙未科會試的各省舉人雲集北京,等待發榜。這時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的《馬關條約》內割讓台灣及遼東,賠款白銀二萬萬兩的突然消息傳至,群情激憤。4月22日,康有為、梁啟超寫成一萬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書》,內地十八省與中國東北舉人接連響應,共一千二百多人連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帶領,各省舉人與數千北京官民集於「都察院」門前請代奏光緒帝,反對在甲午戰爭中敗於日本的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此舉被認為是維新派登上歷史舞台的標誌,也被認為是中國群眾的政治運動的開端。雖然,上書被清朝官方拒絕,但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影響。康有為等以「變法圖強」為號召,組織強學會,在北京、上海等地發行報紙,宣傳維新思想。嚴復、譚嗣同亦在其他地方宣傳維新思想。之後,光緒帝啟用康有為、梁啟超等,史稱戊戌變法或百日維新。


春帆樓地勢較高,前方有個大斜坡,斜坡的旁邊是日清講和紀念館。紀念館無人看守,小小的一圈,燈光昏暗,裡面展示著當年談判的模擬場景,是複製品,所以可以自由拍照。


這是日本人側,椅子有大小之分,椅子最大的當然是伊藤博文,頭銜為「大日本帝國全權辦理大臣  內閣總理大臣  從二位 勳一等伯爵」,旁邊小小的椅子則是「外務大臣 從二位 勳一等 子爵」陸奧宗光和書記官長。
紀念館內的介紹DM說這張大椅子據說是浜離宮賞賜的椅子


這是大清帝國側,大椅子是李鴻章,頭銜很長:大清帝國欽差頭等全權大臣 太子太傅 文章殿大學士 北洋通商大臣 直隸總督一等肅毅伯。旁邊的李經方「二品頂戴前出使大臣」,為李鴻章姪子,後過繼予李鴻章為嗣子,長期任李鴻章祕書翻譯等職。


旁邊的牆上掛著馬關條約的日文與中文條約,條約中文原本現典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日文原本則藏於東京國立公文書館。我只翻拍了第二條的其中兩點,列出割讓台澎的這一段。

春帆樓的外面,立著一個紀念碑,標示著這邊的歷史意義。但是這邊的用語不是「講和」而是用「媾和」,媾和這個詞,查字典雖然是表示「交戰的兩國達成和議,停止戰爭」的意思,但是總覺得聽起來有點貶義?不過我不是國語文的專家,很希望有專業人士能夠告訴我這個詞語是否真的有貶義?
旁邊我沒有拍出來的,還有兩個半身的雕像,分別是伊藤博文與陸奧宗光。在春帆樓的另一側還有一條沿著山壁的小路「李鴻章道」,不過這條道路的名字來源不怎麼光彩。


1895年3月24日,李鴻章在馬關的第三次會談結束,乘著轎子離開,在距離他住處不遠的地方被「不希望中日停戰」的刺客小山豐太郎擊中,談判因此中斷。後來談判再開的時候,李鴻章擔心再度遇刺,就走小路到談判的會場,因此這條路便被稱作李鴻章道。

真的是一條不起眼的小路,有點像仙跡岩那種感覺,後來因為天氣太冷我們就只有在路口拍拍照。其實想想李鴻章也蠻可憐的,在這個局勢一面倒的情況下簽署這種條約,挨了一槍還被人家當作賣國賊。丘逢甲寫下了「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結果最後還是落跑。

這是個冷門的景點,其實我出發前沒有做功課,原本純粹只是想去唐戶市場吃新鮮的海鮮。到了下關以後覺得下關這個名字好熟,好像在歷史課本上看過「馬關條約簽訂地即今下關」這種句子,才發現我們離歷史這麼近。

春帆樓距離唐戶市場走路大概10~15分鐘,路線非常簡單,看著google導航就可以了!如果好奇,來到唐戶市場千萬別錯過這裡,雖然沒有什麼珍貴的歷史文物,但是從春帆樓的斜坡上往下看著關門海峽,再加上影響台灣歷史甚鉅的馬關條約,同行的大家都覺得是個很不錯的景點。

Reference:
1. 維基百科(下關市、馬關條約、李鴻章、公車上書、梁啟超)
2. 日清講和紀念館內中文介紹DM

唐戶市場遊記看👉這裡
怎麼來到春帆樓這邊呢 👉  關門連絡船
其他周邊景點有 門司港懷舊區 、 鐵道迷不能錯過的 九州鐵道紀念館

Comments

  1. 大陆人,也一样感兴趣。读来,几欲落泪。

    ReplyDelete
  2. 想求文中的照片,不带水印的版本。用来做个人的桌面,非商务用途,不知可否答应? 我的邮件:kerulen.cn@gmail.com 文辉盼复。

    ReplyDelete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