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名人故居

「三坊七巷」現存眾多的古建築大多出於明清時期,在此可以見到許多耳熟能詳的近代名人故居。有一些故居是要收費才能進入的,入口也有檢查包包的X光機,有些則是免費。參觀時正值盛夏,導覽員介紹的非常仔細,但是聽到後來有點恍神,拍的照片有些都忘記是什麼建築內的照片了。如有疏漏歡迎於留言處幫我指正,謝謝。


<林覺民、冰心故居:楊橋路17號>
位於南後街北口西側與楊橋巷交匯處,於2006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原本是林覺民祖輩七房人家聚居處,林覺民廣州起義殉難後,林家避禍遷離,房屋讓售予冰心祖父謝鑾恩,冰心11,12歲時亦曾居於此。

該故居為清代建築,坐西朝東,四面風火牆。紫藤書屋,與正廳前廊相通。

一廳一房,是當年林覺民夫婦的居室,導覽員介紹,以前人的臥室都不大,大概只夠放一張床。
  

林覺民《與妻書》中描寫此院:「回憶後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你雙棲之所,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
  

對於大院,冰心晚年在《我的故鄉》一書中描述到:「我們這所房子,有好幾個院子,但它不像北京四合院的院子;只是在一排或一進屋子的前面,有一個長方形的天井,每個天井裡都有一口井,這幾乎是福州房子的特點。這所大房裡,除了住人以外,就是客室和書房。幾乎所有的廳堂和客室、書房的柱子上、牆壁上都貼著或掛著書畫。」

故居中也有展示「與妻書」
  

同時還有孫文的題字:「浩氣長存」


<嚴復故居>
嚴復(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漢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是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導覽姊姊介紹福建特有的習俗:燈樑。這個彎彎的燈樑是福建傳統家中非常重要的一根樑柱,搬家都會跟著走的,上面掛的燈不只是照明裝飾,掛幾盞燈,代表這家人生了幾個兒子,最多掛三個,就算生了一打兒子還是掛三個。燈樑如果掛在大樑之內,代表這家人是在福州本地發展,如果掛在大樑之外,代表這家人是在福州外地有發展。

嚴復故居位於福州市鼓樓區郎官巷西段北側20號,於2006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北朝南,主座與花廳兩座毗連,占地面積609平方米。主座清式規制,門內三面走廊,前設有插屏門。大廳面闊三間,正間分前後廳,左右邊間為前後廂房。主座前廊西有小門通花廳。花廳前後走廊、欄杆均仿西方建築紋飾。


郎官巷嚴復故居是當時福建省督軍兼省長李厚基為嚴復購置的。嚴復於1920年底回到福州,居住在這裡,直至1921年病逝。儘管嚴復於此的居住時間不長,但仍是他落葉歸根的地方。嚴復孫女嚴停雲,筆名華嚴,是當代台灣著名女作家,她出生、成長在郎官巷。她在《吾祖嚴復》、《郎官巷裡的童年》等散文中,曾娓娓動聽地講述她的郎官巷故居和她外婆的楊橋巷“台灣林”宅院。


故居內有小小的博物館,詳細介紹嚴復的生平資料


  
博物館裡面我覺得最特別的就是天花板的裝飾,陽光從外面灑下來,很有文藝感。

<國舅府>
衣錦坊「水榭戲台」所在宅院大門的斜對面,便是國舅府。 國舅府建於明代後期,共三進,水井有七口,過大門內門頭房,一進大廳掛滿「文魁」等牌匾。

國舅是皇帝的外戚,可惜三坊七巷這邊住的這位國舅爺的大名史難查證了。然而,民間傳說正好填補了史家的缺漏。這「國舅府」之名也是民間給封的,其中有一個優美動聽的傳說。
說是明朝後期,一位外省女子隨父來福州,不幸父親突然病逝,時值盛夏,分文俱無的美麗女子只得插草賣身為父料理後事。恰巧這事給挑貨郎擔的青年陳大花遇上,熱心幫女子了結了心願,並與女子結為誼兄妹,後來還送她上京找她舅舅。誰知她舅舅是當今宰相。不久,美女子被太子選進宮當妃子。陳大花好開心。好心有好報,好事接踵來,太子接大位登基,陳大花竟成國舅了。可他想故鄉,便回了福州,也算是衣錦還鄉,選在衣錦坊建了宅院。人們把這座宅院叫國舅府。 

<黃璞故居>
黃璞故居,位於黃巷西段北側,是三坊七巷中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名人宅第。民國時尚有「唐黃璞故居」石匾。
黃璞(公元851-?年),字德溫,自號霧居子,唐昭宗大順二年(公元891年)進士,名儒,唐乾寧初任崇文館校書郎,著有《霧居子》、《閩川名士傳》。黃璞為官之後,在黃巷建了藏書樓,飾以黃色,世稱黃樓。黃巢率農民起義軍攻入福州城,聞黃璞住巷內,下令「戒無毀,滅炬而過」,百姓得免塗炭。巷內戶戶得知後,紛紛效仿黃璞居所把住屋塗成黃色,以取吉利。
黃璞故居有「東園」與西側「黃樓」兩大部分。1950年代,東園舊址被改建做福建省某機關宿舍。黃樓是花廳,有木構小樓、假山、小池、雪洞等,自成一格,至今保存尚好。

清嘉慶、道光年間,福州黃巷「黃樓」的主人梁章鉅,在其「黃樓」及「東園」的紫藤花架下,設「藤花吟館」,與鴻儒碩彥們讀書作詩,高談闊論,使這裡成為文人雅集之所。

<小黃樓>
小黃樓在黃巷西段北側,原屬唐代乾寧初年(公元894年)崇文閣校書郎黃璞故居,後為清代愛國名臣、巡撫梁章鉅故居。小黃樓其實是梁章鉅故居的花廳,現保存完好。


小黃樓為雙層樓閣。一樓為敞開大廳,扛樑內側木雕極為罕見,鑲嵌各式木雕彩繪貼金人物。二樓為藏書閣、書齋,花格門是楠木製作。


池邊一涼亭,上為兩個柿子,下方正對著一個如意,寓意為「事事如意」。

一樓大廳前有小天井,有魚池。天井上一棵芒果樹相傳為黃璞手植,至今近1200年,頗為珍貴。魚池上架青石小拱橋,橋欄板題刻「知魚樂處」四字。「知魚樂處」典出《莊子》中「秋水」篇莊子與惠子關於「魚之樂」對話。

<二梅書屋>
位於郎官巷的二梅書屋是齋名,因其主人在屋前種兩棵臘梅而得名。
主人林星章(1797-1841年),字景芸,又字錦雲,號古畲、坦甫,閩縣(今福州市)人,清代道光六年(1826年)進士,曾任知州。
二梅書屋始建於明代末年,清道光、同治及民國時期幾經大修。書屋坐南朝北,佔地2434平方米,共五進,前門開在郎官巷,後門開在塔巷。窗櫺用木格紋編綴各種紋飾,門扇、窗扇、壁板用料均為楠木,很考究。三進為花廳,左右四間廂房的門、窗、壁板,同樣全部用楠木製作。門窗為雙層漏花,門扇上方堵板和壁板有漆畫,畫樹木花鳥和戲劇故事。四進有兩室,一為書房,一為藏書屋,兩棵臘梅就在屋前。


壁板的字畫,據說在文革時代,因為屋子的主人在牆壁上糊上報紙才順利逃過一劫,完整的保留下來。
  

<水榭戲台>
水榭戲台、小黃樓、林覺民故居•冰心故居,世稱三坊七巷「三個寶貝」,水榭戲台居首。
水榭戲台在衣錦坊4號院落內。這院落興建於明代萬曆年間,主人姓鄭,清代道光年間易主,為孫冀謀所有,經多次重修,成了三座毗連的大宅院。一座為主院,二座為別院,三座為花廳園林,而建在花廳內的水榭戲台則最為人稱道,可謂獨具一格的傑作,不僅是福州唯一,全國也罕見。

水榭戲台建在水池上,三面臨水,水池60平方米,池水與井相通,長年不涸,池中金魚、錦鯉、龜鱉嬉游,與環境協調相融。池旁石欄板浮雕花卉,池東西兩側為假山、雪洞。

戲台對面有雙層樓閣,樓閣與戲台中隔天井。主人、賓客以及女眷、孩童,就在樓閣觀賞台上演出。牆頭、檐下、屋脊灰塑紋飾十分精美,造型獨特,別具一格。
最奇妙之處在於水榭戲台隱藏一套天然擴音器:戲台上方的藻井具有聚音功能,通過水波共振,將聲音通過旁邊的雪洞傳遞給觀眾席,構成最古老的環繞身歷聲音響。


資料來源:
攜程攻略
福州三坊七巷

延伸閱讀(上海):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融合現代與歷史的外灘
濱江大道遙望外灘有不一樣的風景
上海城隍廟、豫園
不是主要景點但是去了不會讓你失望的世紀公園
到了假日人滿為患的七寶古鎮
體驗民初街道風華:武康路、衡山路、東平路、桃江路

延伸閱讀(福州):
福州的傳統美食、工藝
三坊七巷的介紹
索佳藝陶瓷文創園區
福建醫科大學
福州見聞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