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時間是2015年五月底,寫這篇的時間已經是2016了,當時還沒有好的相機,只帶了iphone 6 就出門了,以輕便旅遊來說非常方便,但是一年後的今天看了照片覺得拍得好悲劇喔!
這是第一次帶著爸媽自助旅行!擔心出包,行前做了非常多的功課,包括如何從機場到民宿的所有細節。選擇的地點是2012年就去過的京都,當時是八月底,天氣很熱而且只在京都待了三天,有很多地方沒有好好花時間逛,這次選了五月下旬出發,氣溫舒適許多,只有正中午的時候比較熱。也幸好是五月下旬,在沒有冷氣人潮又多的姬路城才能夠爬得上去,不然以八月多的氣溫,難以想像古城內的悶熱。
這是當時排的簡易行程,但好像是ver 1.0,後來經過幾次更改的確定版本檔案已經不見了QQ
姬路城

JR姬路車站出來前方直直走約15分鐘就會到達姬路城,這條路又直又寬敞,還鋪了平整的磚,非常好走;沿途有許多雕像,抬起頭又可以看到在不遠處的白色天守閣,以其為目標,這條路走起來並不無聊。

姬路車站的案內所牆上貼著一張「你從哪裡來」的海報,可以自行把紅點點貼在自己的國家後面,很榮幸地看到台灣的旅客數目遙遙領先,已經貼到第二張了!

現場販售「姬路城」跟旁邊庭園「好古園」的共通入場券,好古園雖然是近代建造的,但是裡面設計精緻,很值得去看看。

這是園內發的蓋紀念章的紙,上面寫這個庭園是跟姬路城借景。翻翻當時拍的照片,沒有在園中拍到姬路城,大概是忽略了這點吧!「借景」就是為了擴大景物的深度和廣度,豐富遊賞的內容,把園外的景物「借」到園內視野中,是中國園林藝術的傳統手法。
園內分別由九個單獨江戶風格的花園合組而成,佔地蠻廣的,每個花園要都進去走一遭其實有點累。其中還有兩個帶有瀑布的池塘、一條小溪、一座茶亭以及一家名為「活水軒」的餐廳。(資料來源:日本旅遊與生活指南)
這種池泉迴游式庭園是以一主題為中心,透過動線的安排,環狀圍繞著這個主題漫步。通常都是以水池當作主題,透過樹叢、籬笆、巨石、假山穿插其中,使每個視角都有不同的風景。
我很喜歡這種迴游式庭園,可以在其中散步觀賞不同角度的美。雖然老媽常常笑我喜歡看這種小鼻子小眼睛的造景,可是在這種庭園中很可以感受到平靜、禪意還有道家思想的與自然融合,好的庭園可以讓人在其中流連忘返。
好古園是我逛過少少庭園中排名蠻前面的日式庭園,它似乎也是一個婚紗取景的聖地,除了遇到穿著日本傳統服飾拍婚紗照的年輕夫妻之外,車站前的大街上也有不少婚紗店,主打到好古園拍婚紗呢!
這是第一次帶著爸媽自助旅行!擔心出包,行前做了非常多的功課,包括如何從機場到民宿的所有細節。選擇的地點是2012年就去過的京都,當時是八月底,天氣很熱而且只在京都待了三天,有很多地方沒有好好花時間逛,這次選了五月下旬出發,氣溫舒適許多,只有正中午的時候比較熱。也幸好是五月下旬,在沒有冷氣人潮又多的姬路城才能夠爬得上去,不然以八月多的氣溫,難以想像古城內的悶熱。

這是當時排的簡易行程,但好像是ver 1.0,後來經過幾次更改的確定版本檔案已經不見了QQ
姬路城


JR姬路車站出來前方直直走約15分鐘就會到達姬路城,這條路又直又寬敞,還鋪了平整的磚,非常好走;沿途有許多雕像,抬起頭又可以看到在不遠處的白色天守閣,以其為目標,這條路走起來並不無聊。


姬路車站的案內所牆上貼著一張「你從哪裡來」的海報,可以自行把紅點點貼在自己的國家後面,很榮幸地看到台灣的旅客數目遙遙領先,已經貼到第二張了!

現場販售「姬路城」跟旁邊庭園「好古園」的共通入場券,好古園雖然是近代建造的,但是裡面設計精緻,很值得去看看。

要走到姬路城的天守閣,其中會經過一片沒有遮蔽的廣場,而且姬路城四處設有巧妙防禦構造以防止和搗亂敵人入侵。像是從城門到天守閣的的通道有如迷宮般錯綜複雜,可以在其中突擊或是夾道攻擊。城門狹窄到一次只能有一個人經過,有些城門甚至設有落石機關!(資料來源:日本見聞錄)
姬路城本人是一座外表看上去是五層,但實際是地下一層和地上六層的建築。此外,資料上面說姬路城的大天守與三個小天守以渡櫓連接在一起,是此城的一大特徵。
下圖為備前丸,是本丸的一部分,是城主池田輝政居住的地方。原有的城主的會客間和夫人的住所都在1882年的大火中被燒掉了。 (資料來源:姬路市觀光官方網站)
姬路城的天守有30m高,裡面需要脫鞋進入,樓梯非常陡峭而且沒有空調,但是不知道是舊式城堡通風的地方很多,還是天守的牆壁非常厚,裡面其實並沒有想像中悶熱,但如果是七八九月的夏天遊客一多,在裡面爬樓梯恐怕很不舒服吧?
沿著又陡又窄的樓梯爬上去,每一層看出去的景象都不盡相同,在比較低矮的樓層,會被另外的小天守擋著看出去的風景,越往上爬幾乎可以將姬路市盡收眼底。
最上層有一對鴟吻。鴟吻是頭似老虎,背上有刺的想象中的兇猛海魚,具有克火的意義。
從這個方向看出去,可以看到前方的大廣場跟直直通往車站的道路,天守原本是由登高望遠的「望樓」發展而來,姬路城本身又建造在46m左右的小丘上,因此視野非常好。
身為防禦性的城堡,裡面當然少不了放武器的地方。覺得最有趣的這面牆壁是專門放置刀槍棍棒的武器間,可以想像一下武士們咚咚咚的跑在木製的地板上拿刀劍的景象!
在天守閣下方近距離欣賞姬路城,整個建築都用日本特有的塗壁材料「白灰漿」進行封塗,屋頂瓦片的疊縫也塗抹了白灰漿,結構堅固宏大,外觀線條清晰。(資料來源:日本政府觀光局)
好古園
好古園是建於1992年,在封建時領主西御屋敷跡上興建的日式庭園。它位於姬路城西邊的護城河旁,是為紀念姬路市實行市政100週年而營造的池泉回遊式日式庭園。園內分別由九個單獨江戶風格的花園合組而成,佔地蠻廣的,每個花園要都進去走一遭其實有點累。其中還有兩個帶有瀑布的池塘、一條小溪、一座茶亭以及一家名為「活水軒」的餐廳。(資料來源:日本旅遊與生活指南)
這種池泉迴游式庭園是以一主題為中心,透過動線的安排,環狀圍繞著這個主題漫步。通常都是以水池當作主題,透過樹叢、籬笆、巨石、假山穿插其中,使每個視角都有不同的風景。
Comments
Post a Comment